




中国第一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(Arborophilarufipectus)等雉科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。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四川山鹧鸪和白腹锦鸡、白鹇、红腹角雉等雉科鸟类,以及与其伴生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。
烟雨氤氲的龙华古镇,是川南深山中的千年活化石。三面环水、一面靠山,75% 森林覆盖率造就天然凉境,36 米凉桥卧波溪上,青石板路印刻岁月痕迹。
这里有世界第一立佛的庄严,明清木楼错落成画,禹王宫浮雕诉说古今。非遗铁花映夜、女子踩桥祈福,“三凉” 小吃裹挟烟火气,竹椅茶座间尽是悠闲。
三国遗风与彝汉风情交融,没有喧嚣只有静好,是藏着山水诗意与人文温度的秘境,等你来赴一场时光之约。
坐拥 “世界第一立佛” 之名的八仙山大佛,静卧龙华古镇西麓八仙山巅。
32 米丹霞摩崖造像依山而凿,自巴米扬大佛被毁后,便成为全球现存最高立佛,载入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世界十大佛像之列。明代遗存的佛像神态庄重,无颈无足的独特造型暗藏玄机,螺髻覆衫、施接引印的细节尽显民间雕刻神韵。
山风穿林而过,大佛俯瞰古镇烟火,与丹霞洞石窟群相映成趣,千年身世之谜更添神秘。拾级 1769 步石梯,赴一场与天地大佛的心灵之约,感受川南秘境的人文厚重。

龙华凉桥又名靖虹桥,是横卧古镇溪谷的 “川南第一凉桥”。
36 米木质廊桥依山傍水,明清榫卯结构无需一钉,青瓦覆顶如游龙卧波。桥身通透纳风,75% 森林覆盖率滋养的凉气流淌其间,夏日气温较别处低 5℃,是天然避暑秘境。
廊柱间挂着红灯笼,桥面竹椅散落,村民闲坐品茶话家常,非遗 “女子踩桥祈福” 仪式在此传承百年。溪水潺潺穿桥而过,倒映着青石板路与两岸古木,行走其上,凉风吹散喧嚣,每一步都踏在岁月静好里,是龙华古镇最动人心的烟火诗行。
作为龙华古镇的核心脉络,明清街始于明代中叶,570 余米小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,串联起正街、豆腐街等四条古巷。穿斗式木楼鳞次栉比,吊脚楼依溪而建,青瓦苔痕间藏着川南商埠的旧时光。
龙华寺香火延续五代,禹帝宫浮雕栩栩如生,“阴阳宅” 的独特规制更添神秘。曾为川南军事要塞的街巷,如今仍飘着 “三凉” 小吃香气,村民竹椅闲坐话家常。
2023 年风貌改造后古韵依旧,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与烟火的交汇处,是触摸千年文脉的必访之地。


坐拥 2008 米川南第一高峰,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环抱龙华古镇,是川南仅存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。
78% 森林覆盖率造就天然氧吧,3500 余种植物在此繁衍生息,珙桐(鸽子树)成片绽放如群鸽栖枝,2.4 万株桫椤(树蕨)诉说亿年沧桑。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修道,古营寨、石刻遗迹暗藏人文密码。山涧瀑布与丹霞崖壁相映,云豹、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隐于林间,垂直气候带造就 “一山四季” 奇观。
这里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地,徒步其间,每口呼吸都盛满草木清香,是远离尘嚣的秘境净土。

骤降的气温 正式宣告夏日终结 这个季节,最适合走进屏山的山水古镇 感受时光沉淀的韵味 让我们沿着秋色 漫步龙华古镇,攀登八仙山 探秘老君山,邂逅马湖府古城 寻觅西部龙神沟 在屏山的四季日历中 书写秋季最动人的篇章 让我们跟随这份 『季节限定...
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传统美德,丰富社区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10月28日,龙华镇汇龙社区以“汇龙献瑞 重阳共乐”为主题,举办了一场温馨祥和、精彩纷呈的重阳节主题活动。 本次活动作为2025第三届长江社区文化节期间,龙...
近日,龙华镇举办的“月满华诞·双节同庆”文化节暨“宜美家园·共同创造”残疾人文体惠民活动的最后一场活动,标志着本系列活动圆满落幕。 本次活动,以“残健融合、温暖同行”为主题,精心设置了文艺展演、趣味运动、健康服务等多个环节,充分展现残疾人自...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以深远视野亲自谋划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。2016年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,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的重要战略思想,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根本方...


